你好,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

大宝积经

日期:2018-09-27
摘要:朕闻:天之为大也高,上下之容可纪;地之为大也广,纵横之数可推。则知无去无来,不生不灭,拯沉沦于沙劫,救焚灼于尘区。毒龙惧其威光,醉象惮其神力。其大则包于宇宙,其小则隐于毫芒。七十二君,先在陶钧之内;万八千载,即为俄顷之间。
  尔时,世尊复说偈言:
  “若不了于眼, 生尽之边际,
   是人迷总持, 智者应远离。
   若能了于眼, 无我无众生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若能了于眼, 生尽离文字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若能了于眼, 寂静无所住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若能了于眼, 自性无所住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若能了于眼, 无转无色相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若能了于眼, 无生性寂灭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若能了于眼, 自性离名相,
   诸佛无能说, 称叹及表示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若能了于眼, 自性离名相,
   无有能思惟, 受持及演说,
   是人住总持, 智者应亲近。
   如是总持性, 非文字诠辩,
   无有诸方所, 亦非心所到。
   是法无欢喜, 亦不住瞋恚,
   不动如山王, 虽说无所得。
   总持实无有, 乃至我亦无,
   若我自性空, 总持亦无有。
   总持自性空, 愚者计为有,
   由是妄分别, 不闻生忧恼。
   若分别贪性, 及以总持空,
   如是二分别, 毕竟不可得。
   若了空性空, 总持亦非有,
   乃至菩提分, 三摩地亦空。
   若有能了知, 总持及空性,
   乃至三摩地, 于眼亦了知。
   若于眼尽边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生边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边际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寂静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流转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无有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无生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寂灭, 如实善了知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尽边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生边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边际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寂静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流转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无有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无生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若于眼变异, 如实知寂灭,
   则于总持门, 究竟能成就。
   耳鼻舌身心, 六尘并四大,
   乃至世生名, 一切皆如是。
   若于眼前际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尽边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生边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边际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寂静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流转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无有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无生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于眼寂灭, 无变无异相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耳鼻舌身心, 六尘并四大,
   乃至世生名, 一切皆如是。
   贪瞋痴忿慢, 嫉诳悭忧恼,
   过失垢毒箭, 暴流黑白业,
   不生亦不灭, 不去亦不来,
   不动亦不异, 非作亦非行,
   非明亦非闇, 非流舍暴流,
   无尽及无住, 非行非不行,
   非字非攀缘, 非出亦非入,
   分别妄想等, 六十二诸门,
   各随其义理, 一切皆如是。
   若知眼前际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尽边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生边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边际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寂静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流转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无有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无生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若知眼寂灭, 乃至于上下,
   无取无分别, 是住总持门。
   耳鼻舌身心, 六尘并四大,
   乃至世生名, 一切皆如是。
   于地不变异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于地无生相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于地无灭相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于地证入相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于地出离相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于地无愿相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于地无住相, 不来亦不去,
   无边与无尽, 相应不相应;
   离名字计度, 观察与流转,
   无有及修治, 无言说表示;
   寂静无所依, 念住并正断,
   神足及根力, 觉支无畏道;
   如是诸地法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无入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无出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无相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无愿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无住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无生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无灭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于我文字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若我离文字, 无取无分别,
   如是了知者, 成就总持门。
   知眼前后际, 远离于断常,
   因缘自性空, 导师方便说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于眼相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真说法。
   若思惟法时, 分别于眼相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思惟法。
   若修习法时, 分别于眼相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修习法。
   若了眼空性, 即不趣菩提,
   诸佛于是人, 常现前说法。
   若不了知眼, 亦不了知色;
   若能了知眼, 于色亦了知。
   若能了于眼, 于色亦了知;
   若于色了知, 于眼亦能了。
   耳鼻舌身心, 六尘并四大,
   乃至世生名, 一切皆如是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于因相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寂静相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于道相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于空相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于积集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于事物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眼摄取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于眼不了知, 是则生贪欲,
   若能了知眼, 贪欲则不生。
   耳鼻舌身心, 六尘并四大,
   乃至世生名, 一切皆如是。
   若演说法时, 分别种种果,
   是人妄分别, 不名为说法。
   不退于志愿, 了达于性空,
   得诸三昧门, 彼能善说法。
   不退于志愿, 于眼离分别,
   以无分别故, 彼能善说法。
   不了眼性空, 亦迷眼自性,
   以不了知故, 是不应说法。
   若了眼性空, 即知眼自性,
   以能了知故, 是人应说法。
   不了眼性空, 亦迷句自性,
   以不了知故, 是不应说法。
   若了眼性空, 即知句自性,
   以能了知故, 是人应说法。
   不了眼性空, 亦迷文自性,
   以不了知故, 是不应说法。
   若了眼性空, 即知文自性,
   以能了知故, 是人应说法。
   不了眼性空, 亦迷名自性,
   以不了知故, 是不应说法。
   若了眼性空, 即知名自性,
   以能了知故, 是人应说法。
   不了眼性空, 亦迷色自性,
   以不了知故, 是不应说法。
   若了眼性空, 即知色自性,
   以能了知故, 是人应说法。
   不了眼性空, 依世相分别,
   不能善随顺, 调伏诸众生。
   若了眼性空, 不依相分别,
   即能善随顺, 调伏诸众生。
   不了眼有无, 处众而说法,
   是人贪利养, 一切无信受。
   若了眼有无, 处众而说法,
   是人不贪著, 一切皆信受。
   不了眼性空, 而处于法座,
   虽说多譬喻, 一切无信受。
   若了眼性空, 而处于法座,
   所说诸譬喻, 一切皆信受。
   耳鼻舌身心, 六尘并四大,
   乃至世生名, 一切皆如是。”
  尔时,世尊说是经已,月光童子及诸大众,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阿修罗、乾闼婆等,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
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
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
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一开化长者品第一
 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于室罗筏国雨安居,过三月恣举已,作衣服竟,与大苾芻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游化诸国。是薄伽梵,成就广大微妙名称,出现世间,为诸天人之所赞颂,所谓如来、应、正等觉、明行圆满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丈夫、调御士、天人师、佛、薄伽梵。深住自证具足神通,威德映蔽诸天世间魔王、梵王、阿素洛等。常为众生说微妙法,开示初善、中善、后善,文义巧妙,纯一圆满,清白梵行。时四部众,国王、大臣,种种外道,沙门、婆罗门,及诸长者,天、龙、药叉、人非人等,以无量上妙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种种供具,奉献如来。
  尔时,世尊大众围绕,供养恭敬,尊重赞叹,渐次游行至摩揭陀国,诣王舍大城,住鹫峰山。时,王舍城中有大长者,名曰贤守,已曾亲觐过去诸佛,宿植善根,福感通被,大族大富,资产财宝无不具足。时,彼长者闻大沙门出释氏宫,证于无上正等菩提,与诸大众来游此国,彼佛世尊,有如是等广大名称出现世间,十号具足,成就通慧,说微妙法,乃至圆满清白梵行。时,彼长者作是思惟:“我今当往鹫峰山王,为欲奉见彼如来故。若我见者,必获善利。”作是念已,与五百长者出王舍城,将往佛所。
  尔时,世尊于日初分,服僧伽胝,执持衣钵,诸苾芻僧侍从围绕,在大众前威仪严整,进止安庠,正智而行,顾视屈伸端严殊异,为化众生现乞食法,方欲入城处于中路。时,贤守等五百长者,遥见如来,威严超挺,众所乐观,成就金色之身大丈夫相三十有二,诸根寂定,神虑憺怕,逮得上胜调顺寂止,摄护诸根如大龙象,清净无挠如澄泉池,足蹈七宝所成百千亿叶红莲华上,为诸无数天、人、药叉之所供养,雨大天华散如来上,其华若流弥满于地。诸长者等既睹世尊,以无量百千功德庄严从远而来,叹未曾有,以清净心往如来所,顶礼佛足,却住一面。
  尔时,贤守等五百长者白佛言:“世尊,未曾有也!如来神力,映夺天仙吉祥魔梵。如来威德具大名称,圆光妙色蔽诸大众。世尊体相如大金山,容貌端严无等等者。世尊成就一切世间甚希奇法。我惟世尊,威德如是,观何等相,弃舍家法,悟大菩提?”
  尔时,贤守长者即于佛前,而说颂曰:
  “我昔曾闻最胜尊, 吉祥妙色大名称,
   今睹威光胜所闻, 如真金像备众德。
   如来色像喻金山, 高广严净观无厌,
   威德庄严苾芻众, 犹如满月处众星。
   世尊顶相无能见, 高显映发踰山王,
   顶髻周圆渐次敛, 其相平偃犹天盖。
   绀发软腻而右旋, 如安缮色帝青宝,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ooodu.com/n173c6.aspx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 | | |
相关新闻    宝积经 
本文评论
姓名:
字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