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王,尔时,尼弥王语摩多梨言:‘汝可少时停车而住,我当观彼颠倒众生所住之处。’时摩多梨即受王教,暂止马车。尔时,尼弥王于少时间,令八十千万众生安住见实三昧中。何以故是王于少时间,令如是众住见实三昧中?此王善习不放逸行故。令此众生住三昧者,于后悉得无生法忍。是时,摩多梨都不觉知王所为作。尔时,摩多梨又复将王到须弥顶。尔时,尼弥王遥见青茂丛林,告摩多梨言:‘彼林定是不颠倒众生所居之处。’摩多梨言:‘大王,此是忉利诸天善法之堂。彼忉利天众集在堂上欲得见王。惟愿大王,勿生怖畏,当升此堂。’尔时,尼弥王心不恐惧,便升堂上。尔时,帝释遥见尼弥王来,即作是言:‘善来!大王。’便分半座命王令座,时尼弥王即就帝释半座而坐。尔时,帝释即以美言共相慰问言:‘大王,快获善利,能令佛法炽然增长。’尔时,帝释向忉利天众,作如是言:‘此尼弥王,成就具足不可思议善巧方便。是王于少时间,能令八十千万众生住佛法中,然摩多梨都不觉知。’尔时,尼弥王即为忉利诸天,广说种种胜妙之法,利益天众已,白帝释言:‘我今欲得还阎浮提。何以故?于阎浮提为欲护持佛正法故。’帝释报言:‘今正是时。’复敕御臣摩多梨言:‘汝可还驾千调马车送尼弥王还归阎浮。’其尼弥王到阎浮提已,成就大悲善巧方便,令无量众生安住佛法。大王,莫作异疑,勿生异观,昔尼弥王者,我身是也。大王,当观不放逸力难可思议,尼弥大王升帝释座,尚无贪著!是故,大王,于佛法中,当勤精进修不放逸。大王,何谓佛法?大王,一切诸法皆是佛法。”
尔时,净饭王闻此语已,即白佛言:“若一切法是佛法者,一切众生亦应是佛。”
佛言:“若不颠倒见众生者,即是其佛。大王,所言佛者,如实见众生也。如实见众生者,即是见实际,实际者即是法界。大王,法界者不可显示,但名但俗,但是俗数,但有言说,但假施设,应如是观。大王,一切法无生,此是陀罗尼门。何以故?此名陀罗尼门,于此一切法无动无摇,无取无舍,是名陀罗尼门。大王,一切诸法不灭,是陀罗尼门。何以故?不灭是陀罗尼门,于中一切法无动无摇,无取无舍。彼陀罗尼门,无有相貌,无有自性,无可施设,无作无造,无来无去,无众生、无命、无人、无养育,非对治,无形无状,无缠无离,无秽无净,无爱无憎,无缚无解,无命者,无出无退,无得无住,无定无乱,无知非无知,非见非不见,非戒非犯,非悔非不悔,非喜非不喜,非猗非不猗,非苦非乐,非定非不定,非实非倒,非涅槃非不涅槃,非爱非离爱,非见非不见,非解脱非不解脱,非智非不智,非视非不视,非业非不业,非道非不道。大王,应当以此六十七法门,入一切法。
“大王,是色自体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如镜中像,非有非无。是色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譬如响声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如是色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譬如阳焰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;是色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譬如聚沫无有坚实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;是色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体性,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譬如梦中,梦见国中最胜女人,是梦所见,亦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是色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大王,譬如石女梦见生子,是梦所见,亦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是色体性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,非曾有、非当有、非今有。
“大王,色无所依,乃至识亦无所依。大王,譬如虚空无所依。如是,大王,色无所依,乃至识亦无所依。大王,色无有生,乃至识亦无有生。大王,色无有灭,乃至识亦无有灭。大王,如涅槃界,无有生亦无有灭。大王,如是色亦无生无灭,乃至识亦无生无灭。大王,譬如法界亦无生无灭。大王,如是色亦无生无灭,乃至识亦无生无灭。如是,大王,一切法是如来境界,不可思议亦是如来境界,不共法亦是如来境界。不共一切凡夫境界故,是故一切声闻、缘觉,不毁不赞,不得不失,非觉非不觉,非知非不知,非识非不识,非舍非不舍,非修非不修,非说非不说,非证非不证,非显示非不显示,非可闻非不可闻。何以故?大王,彼法无有如是法,可得扶举,可得摧倒。何以故?一切诸法离自性故。大王,今可于此法中而安其心,深观此法,勿信于他。”
尔时,净饭王作是念:“于诸法中无法可得,无有如是法得证是法号为佛者。诸法实不可得,佛为众生但假言说。”
尔时,世尊说是法时,净饭王等七万释种,得无生法忍。
尔时,世尊知诸释种得深信已,而现微笑。尔时,慧命马胜比丘,以偈问曰:
“大雄尊导师, 为世现微笑,
惟愿世明炬, 演说微笑事。
十力一切智, 何因现微笑?
愿说彼笑因, 断世诸疑网。
佛为释众故, 而现微笑瑞,
为诸人天众, 速除诸疑网。
得闻大雄说, 世间离诸疑,
其心皆欣喜, 安住佛法中。
世尊诸子等, 得知微笑事,
坚固住誓愿, 智慧必通达。
唯愿尊导师, 断除大众疑,
众等除疑已, 必得广大乐。”
尔时,世尊以偈答马胜曰:
“我现寂灭笑, 马胜当谛听,
我今如实说, 释种决定智。
诸法不可得, 释种皆得知,
是故于佛法, 决定心安住。
名称大释种, 依于无所得,
当得上菩提, 晓知一切法。
人中命终已, 此释种决定,
得生安乐国, 面奉无量寿。
住安乐国已, 无畏成菩提,
能趣十方界, 供养无量佛。
安住一佛土, 能供十方佛,
愍诸众生故, 而求无上道。
游历诸佛国, 供养彼佛等,
皆已神力到, 随佛所出处。
无量僧祇劫, 供养诸导师,
以种种妙供, 后当成佛道。
一一成佛已, 能度无量众,
令得成佛道, 复化诸众生。
彼国众生辈, 皆当成佛道,
彼诸世尊等, 不度声闻众。
一一诸佛等, 俱寿一劫岁,
彼佛正法住, 无量阿僧祇。
彼佛灭度后, 大智菩萨众,
持法化于世, 亿岁阿僧祇。
彼诸佛子等, 教化无量众,
置于无上道, 说法悉空寂。
令住不放逸, 修集空寂法,
能得一切智, 乐不放逸事。
闻是释种趣, 世尊所说者,
天人咸欣喜, 志求于佛道。”
尔时,世尊告慧命舍利弗:“舍利弗,此是菩萨见真实三昧,汝当为阿毗跋智诸菩萨说之。何以故?舍利弗,此三昧不可得说,而如来于彼三昧中不得一法;若不得者,彼不可觉;若不可觉者,彼则不可说;若不可说者,彼则不可知;彼不可知者,即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之法。舍利弗,我今付嘱于汝,此是菩萨见实三昧,应当受持读诵、广为显说。
“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住大乘者,经历十劫修行五波罗蜜,离般若波罗蜜;若复有人得闻是菩萨见实三昧者,所得福德复过于彼。若复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暂得闻菩萨见真实三昧;若复有人得闻是菩萨见真实三昧已,为一人说者,此人得福复胜于彼。若复善男子、善女人,经历十劫闻已为他解说;若复有人,乃至一刹那间,修此菩萨见真实三昧者,所得福德复过于彼。是故,舍利弗,汝应以此菩萨见真实三昧经,为诸菩萨说教示修行。舍利弗,若修此菩萨见实三昧者,当获无生法忍。舍利弗,于此会中,我所授记无上道中诸菩萨者,悉得安住此菩萨见真实三昧中。”
是时,一切诸菩萨,声闻、天、人一切大众,阿修罗、乾闼婆、人非人等,闻佛所说,欣喜奉行。
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七
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
富楼那会第十七之一菩萨行品第一
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王舍城竹园中,与大比丘众俱,及大菩萨摩诃萨,其数无量。尔时,慧命富楼那弥多罗尼子,从坐而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向佛,白佛言:“世尊,我欲少有所问,唯愿如来垂愍听许。”
佛告富楼那:“随意所问,吾当解说,令汝欢喜。”
富楼那言:“我今为诸行上功德,名闻高远,常为众生求安乐者,诸菩萨摩诃萨故,有所咨请。”
尔时,富楼那以偈颂曰:
“行最上功德, 名称极高远,
净戒乐法者, 我问其所行。
云何修治心? 云何广行施?
云何度众生, 喜心常行道?”
富楼那白佛言:“世尊,我今为是诸大士故,问如是事:菩萨云何修集多闻,犹如大海不可竭尽?云何能集多闻宝藏,能于诸法得决定义,于诸语言善了章句?”而说偈言:
“菩萨云何求, 多闻如大海,
于法得定义, 能善知佛道?
云何于一言, 而解无量义,
能以智慧力, 通达一切法?
多闻无穷尽, 问难心不动,
慈愍故说法, 以断众生疑。”
富楼那白佛言:“世尊,我今随地智力请问如来:诸菩萨摩诃萨,云何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?”而说偈言:
“云何离众难, 得值遇诸佛?
得值诸佛已, 速得清净信?
得无上信已, 难舍而能舍?
弃舍一切已, 力行无碍道?
云何乐出家, 闲静修空智?
云何不逆法? 愿具答是事。”
富楼那白佛言:“世尊,我等悉知,佛已具足一切智慧,已度一切神通彼岸,于三界中第一高尊,得无有比微妙大智,于诸法中行无障碍,是故我今请问是事。”以偈赞曰:
“佛住上功德, 已度神通岸,
得无障碍智, 我为勇猛问。
善学一切法, 功德最高胜,
破闇生慧明, 令众悉欢喜。
怨亲无憎爱, 无忧无欺诳,
大战胜死王, 摧破魔军众。
不执于刀杖, 降伏诸怨敌,
常有慈悲心, 坚住清净戒。
世尊无谄曲, 无慢无戏调,
得证明解脱, 功德中最胜。
如本所行道, 所得胜智慧,
愿今为我说, 云何行得佛?”
尔时,佛告富楼那言:“善哉!善哉!汝能咨问如来是事。谛听!谛听!善思念之。当为汝说诸菩萨发心所行,修集一切无量佛法。”
尔时,世尊以偈颂曰:
“我今说菩萨, 初发菩提心,
常以勇猛力, 乐行菩萨道。
诸菩萨所行, 种种深心行,
于佛得受记, 是事当略说。
深心乐法心, 无量无有边,
种种现诸行, 不以一事成。
喜心内充满, 而行于布施,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ooodu.com/n173c6.aspx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