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典 > 阅读经典

《枕瑶钗》清·东涧老人

  州官展开一看,字画端秀,心中已直了,看了题,心中愈发欢喜。只见那起句道:“夫求则未有一可者也;而况求富乎?”州官遂提起笔密密圈了。又看那文章中间,更加警妙。句道:“天下贪夫可信於廉士,而贫人可信於富人……”
  州官看罢,不禁拍案叫绝道:“世间有这般奇才,小小年纪,这般灵快,一至於此,只怕你是记诵得来。你再把试题去做,若果与此一般样好,定然首取於你。”话毕,又问:“十几岁了?”
  阳武道:“童生名虽十五,然不得年力,还只得十四一般。”
  州官道:“神童二字可以相称於你也。”阳武一面与诸生一起做了两篇,午后先上堂交卷,州官看了,越加称贺。乃至出案,竟是第一。
  想那朝中如此昏败,而地方竟有州官等如此廉官,真乃稀奇之事,此话不表。再说那阳武,因年小才高,得能面试,府考之时,州官在场中将卷散毕,带了案首小童生阳武,上前谓太守禀道:“知州取得一名神童,求老大人面试。”
  那太守看了一着阳武,问了年纪,就让在堂上赐予桌凳,另外题,考那阳武。州官辞了,告退自去。太守心中将信将疑,故意出三个理致题目,分明是想难他一难,第一个是小德人流,第二个是当酒扫应对,进退则可矣,第三个是且偶长者义手。这三个题目,不要说小小童生,凭他那个饱学书籍,也须费力。哪知阳武记性高强,读得诗文,何止千篇。这三题都有好文记得,提起笔来,略略改窜,一挥而就,日才正午。
  那太守看了阳武所作之文,大声赞道:“果是神童,只怕这东昌府中,再无敌手。”遂吩咐库吏,领阳武去赏了酒饭,依旧补做本日考题。说道:“取你第一。”阳武谢了,去领过饭,又补做了两篇,案出,又是第一。阳武心中不禁暗自欢喜。
  却说那提学道自到了东昌府后,先考童生,后考秀才。临清为首州,头一日,就考临清州的童生,临清童生,点将名后,经差人提示之后,便过去了。童生要到提学道案前领卷,领案是阳武。在那灯光之下,阳武显得愈发矮小。提学道见状,忙道:“住了!”问道:“如此大一个州,偏要让你一个孩子首案,是何道理?”
  阳武知提学道小看於他,遂禀道:“只论文字,不论年纪,宗师大人,若从年纪取人,岂不失之。”阳武话毕,提学道笑了笑,道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然,从第二名派卷,留这夸嘴的小童生,在我案前面试。”
  不消一个时辰,唱名散卷完了,众生各依号数坐定。提学道先出众人题目,才唤那临清州小童生到面前,出一个题目是:“童子见”三个字。
  阳武一见,心中坦然,已暗自打好腹稿,遂立於提学道之案桌旁,拿出笔墨纸砚,磨起墨来,也不起草,提笔就写。提学道见阳武写过了破题,叫一声:“取来看!”只见破题道是,“今人之见童子,见以童也。”
  那提学道看毕,点点头道:“有些意思!发与他,做完了拿上来看。”不消一个时辰,阳武即做完,遂亲自拿与宗师相看。看到中间二比,道是:“童子之互乡,则习相近,习相远,不可见也互乡之童子,则佳相近,性相远,不可见也。互乡之童子,可见也,童子之近,可见也。”
  那提学道看罢,大加称赞,直夸此乃奇才,日后必为国之栋梁,口中吩咐道,”天色尚早,可归本号,做完了本日二题,若果如法,仍当首取。”阳武听闻,遂领了卷子,照号坐定,去做那两篇文字,仍是他第一个交卷,提学道看了,又是大加赞叹:“神童!神童!真乃神童也!”就当面取阳武为第一。有诗为证:
  谁道童心乍离胎,居然夺却锦标还;
  文章处处逢青眼,报边神童得意来。
  试毕,阳武欢喜回家,报之母亲,姜氏自是高兴异常,不题。
  却说这临清新城之中,有一大户人家,主人姓吉,名昌鸿,此人确是天生做买卖的料,少年时惯走苏鲁一带贩卖粮食,后来家道殷实开起两座典当,托五个伙计掌管,自己只在家中受用。吉家赵氏只生得一个女儿,乳名叫做紫依,今年一十有四,此女人如其名,生得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,身材窈窕,异样风流,峨眉风眼,杏脸桃腮,有骊姬之容貌,兼夏妲之妖淫。玉骨冰肌,挥云而揭雪;花容月貌,倾国以倾城。莲步轻移,恍如飞燕正舞;兰室静坐,疑是仙姬之居。又且书骛刺民,美艳非常,出落一个好女儿,怎的?有词为证:
  面似桃花含容,体如白雪团成,
  眼模秋波黛眉清,十指尖尖春笋。
  娇娜休言两子,风流不让崔营;
  金莲窄窄瓣儿轻,行动一天丰韵。
  那吉昌鸿见女儿生得人物齐整,不肯配个平常之人,必要拣个读书君子,方才配媳。这是吉昌鸿心中之意,因女儿年纪尚小,犹在娇爱,况膝下无子,决不肯早早许配与人。就是那媒人替一些大户子弟说媒之时,亦曾五次三番说合。吉昌鸿虽然溺爱女儿,心中也常有几许许配之意,怎奈他心问口,口问心,吞吞吐吐,恍恍惚惚,总不定准。媒人若追问紧时,他就连说带骂,拎着那媒人衣服往外便撵,媒婆落了许多没趣,谁敢再来强说。
  赵氏妈妈常对吉昌鸿道:“那些官商子弟之中,定然有不少知书达利,熟读书籍之人,容貌亦是俊俏标致,仪表不凡。我们女儿风流俊俏,月貌花容,真乃朗才女貌矣!为何媒人来救过数次,只是不允?”
  吉昌鸿道:“愚夫不是不允,据我看来,有些官商子弟与咱家女儿,亦是天生佳偶,但只有一件,贤妻你可知晓么?”
  赵氏道:“有哪一件,愚妻其实不晓,乞相公明否?”
  吉昌鸿叹口气道:“咱家中虽然衣裳充足,银钱广寓,可你我已是五旬似外年纪,膝下并无尺寸之子,后来这家私可托与何人掌管?”说到此处,那吉昌鸿已堕下泪来。
  赵氏听了,亦凄凄惨惨道:“愚妻早念乃此,虽然终日强打精神与相公争名夺利,欢欢喜喜,我不过是宽着相公之心。乃至清明时节,见人家或男或女,或贫或富,坟前添上焚化纸钱之时,到咱二人跟前,也不知掉了多少泪痕。”赵氏说罢,吉昌鸿禁不住忽然放声哭将起来,赵氏亦嚎陶不已。
  且说这吉昌鸿家中有个丫鬟,名唤雪儿,只比紫依大二岁,因前楼下梅花开得极盛,此时正在前楼下看梅花玩耍,忽听得楼上大惊小怪,悲声不止,想是主人家两人在哭,慌忙跑到后楼去唤紫依。
  紫依道:“何事?竟如此慌张。”
  雪儿道:“贱婢适才在前楼下看梅,不知老爷夫人为着何事,正自痛哭流泪!”
  紫依闻得这话,忙移玉步,疾转金莲,到了前楼。只见爹妈还在啼哭,紫依上前含泪问道:“爹娘有何伤心之处,却恁般悲哀,能否告之小女?从使小女能为父母分忧。”
  二人正自流泪,见女儿已到面前,方才止住泪。歇息了一会,紫依又慢慢问道:“爹娘心中委屈,说与孩儿听听,或者孩儿能为爹娘分担一些忧愁,也未可知?”
  吉昌鸿道:“你小小年纪,不达事务,你爹娘就对你道了,亦是枉然,如何能替爹娘分得忧,解得闷?”
  赵氏接过来道:“既是女儿相间,就合她说知,却也无妨。”
  吉昌鸿被赵氏、女儿再三催促不过,只得带着泪儿说道:“儿呀!你爹娘五旬从外年纪,乏子少嗣。咱家中虽有金银财物,尽可快活下半世,女儿虽聪明过人,终不成是个女流之辈,再待上一年半载,与你择夫为妇之后,落下你爹娘二人,冷冷清清,无依无靠,诚刀剖柔肠也!这是小事,若到我二人那死后,恁般家私,托与何人掌管?清明寒食之时,谁给我这两个苦鬼坟头烧钱化纸?”说罢,又扑漱漱滚下泪来。
  紫依闻听此一段言语,遂心生一计,忙安慰道:“孩儿只道爹娘有何伤心之大事,原来如此,这又有何难。”
  吉昌鸿道:“把这不难处说与爹娘的听听。有诗曰:
  家财纵万贯,愁眉且苦脸。
  谁料弱女子,奇计令亲安。
  欲知紫依小姐说出甚样话儿才释却二老心头难处,且听下回分解。
  第三回  金风玉露乍相逢
  诗云:
  蛾眉赛儿郎,终究不及郎;
  待到元宵会,痴痴复狂狂。
  上回说到吉昌鸿、赵氏忧伤百年后无子上坟化纸,继而放声哭将,紫依急忙前来安慰。
  且说紫依听了父亲一番话罢,秀眉频皱,却也心生一计,她道:“孩儿这等颜色,又有这等家私,莫如择一个风流少男,招赘为婿、孩儿终身有托,爹娘后世有靠。倘然孩儿生男生女,也是柳门根基。那时家私亦有人掌管,女儿鄙见如此,不知爹娘以为何如?”
  吉昌鸿夫妇二人听此一段言语,遂拨去忧容,变为喜色。一齐说道:“我儿虽小,却有此等高见,真女中丈夫也!若果这样一做,我夫妇生前快乐,死后甘心。”丫鬟雪儿旁边亦欣然笑道:“极妙!极妙!”紫依只看得面红面赤,并不言语。
  吉昌鸿让丫鬟到那厨下,取了一壶香元乐酒,备齐佳肴,大家欢欢喜喜,自初鼓饮至二更天气,方才尽兴。丫鬟仍同紫依去往后楼去睡了。
  却说吉昌鸿夫妇见女儿回楼去,遂暗暗商量道:“女既有此孝心,你我着实留心细访女婿要紧。”
  赵氏道:“不如叫一个仔细媒人,使其悄悄竹与那可意人家说知就理情由,他若应许此事,便是咱们万全之福。”又道:“你看那丁字巷中王家公子若何?该公子生得风流标致、又甚有才华,被人视为神童。”
  吉昌鸿道:“王小官人是那有志气之男儿,姜氏妈妈亦是个节烈之妇人,他家虽好,岂肯与咱们招赘为婿?”
  赵氏道:“这也不定,俗语说:是姻缘,棒打不退。从前姜氏妈妈也曾着人与儿子说了许多家女儿,但不凑巧,或者与我们女儿前生有缘也未可定。”老夫妻二人,你一言,我一语,说说笑笑,直至五更之后方才睡下,不题。
  却说阳武连连获得首拔,心中甚是欢喜,得意非常。说话之间,乃是正月元宵佳节,恰好天朗气晴,月明星稀,照耀如同白昼一般。又听得满街上鼓乐连天,人声喧嚷,心中一阵发痒,遂告之母亲,换了一身华丽衣服,走出已家门首来。又邀了一位同学之窗识,此人名李叫正,年长阳武一岁,为人朴实忠诚,与阳武最是相契,所以阳武一邀,便与阳武同来游玩。
  阳武一则是为消遣,二则是要他看佳人女子的意思。二人款步逍遥,只见那些男男女女,穿红挂绿,有些丑陋不堪,亦有俊俏可爱,阳武心里,早有了几分打熬不过。这李正极是个老实人,任他是天仙一般之女子,他却一直毫不着意地低首前行走,恨这阳武却在后边,慢慢行走,且走边左顾右盼。
  二人正然走着,只听背后七、八步远近,一个女子燕语莺声,笑谈如萧笛之音,甚是撩人心弦。那阳武原是个色中饿鬼,猛然一听此等美音,心下早知非常貌美女子在身后,急忙回头一看。只见一个老妪,一个侍女,相伴着一个娇娇艳艳之女子,正於身后游玩谈笑。那女子约有十四、五岁光景。
  阳武遂缓着脚步,扭着头儿,斜着眼儿,偷偷细看。但见那女子乌云巧挽,碧翠押鬓,银面如雪,桃脸微红,柳眉杏眼,两耳生轮,樱桃小口,玉齿朱唇,金莲窄小,行动时无限风流,言语却也作怪,见人家看她,她却不觉羞涩,反做出多少动情的款儿。阳武只觉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,直如在那梦中一般。
  阳武初行之时,还离那女子五、六步远近,及至看到动情时节,仅离那女子二、三步远近。又见那女子眉目相戏之时,便呆呆地站住,却忘了走。那女子自他面前过去了半晌,仍是呆呆地立着。
  再说那李正正与阳武同走说笑,半晌未闻阳武话音,回头看时,并不见阳武,只见一个老妪、一个待女,相伴着一个美貌女子,往面前行过。再往后看时,约莫有二十步以外,阳武正独自一人在那里立着。
  李正大声叫道:“阳武弟,於那里立着待准?”阳武五在那间昏昏沉沉站着,听见有人唤他,方醒,才知自己看得迷了,慌忙随了几步,仍与李正同行。李正毕竟不知端的何如?遂问道:“如何正走,你却落在了后边?”阳武心中之所想,岂肯轻易说出,只得指东说西,弄了几句浑话,将李正哄过。
  却说邦女子不是别人,正是紫依。因其父吉昌鸿在商铺之中与伙计们算账,临行之前,吉昌鸿对赵氏道:“今夜我不在家,勿使女儿出去看灯,以防遇到坏人。”紫依听说父亲一夜不住家中,便喜得眉开眼笑,管其使看灯不使看灯。换了衣服,赵氏也不十分强阻,只让她小心一些,又叫一名老妪与雪儿相伴紫依左右,一起出来看灯。
  这紫依正然行走,忽听身后一人唤道“阳武”,就知是城中人人称为神童的那位小官人了,又因紫依暗中仅见阳武这般人物标致,心下早动了慕於阳武身上。紫依暗想:“我若配了这王小官人,不枉今生之福矣!”这且不表。
  单说那阳武与李正一路上玩游道遥,只在紫依主仆三人后边款行。阳武心里想道:“此是谁家女子?竟生得恁般娇艳美丽。”正踌躇之间,忽听头里那老妪叫道:“紫依小姐,快些行走,今年大街上十字路口西,新添一座螯山灯儿,甚是热闹,何不到那里去看看耍子?”
  阳武听言,心中甚喜,知这美娇娘叫紫依,定然是个大家闺秀。暗暗念道:“紫依小姐这般美貌,我阳武若娶了她,真乃是万分之幸也!”他二人的心病,都是一样。不题。
发表评论全部评论
字数 登录
相关经典
温馨提示: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,体验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