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

《解脱道论》优波底沙 造 僧伽婆罗 译

日期:2020-10-10
摘要:问何用说解脱道。
答有善人乐得解脱。不闻说解脱故。又不伏解脱故。又不正伏解脱故。如盲人无导独游远国。唯婴众苦不得解脱。欲得解脱而无所因。何以故。解脱是因。
如佛所说。若有众生尘劳微细。不闻法故终亦退转
云何受遇得处住。不乐人所贪。不恼他令避。知是过患。见遇得处功德。我从今日断贪住处受遇得处。云何遇得处功德。觅知足处。贪于寂静。断多爱乐。人所敬重。住于慈悲一向敛摄。善人所行是业无疑。
云何为受。云何为失。断贪所止。是谓依遇。若往乐处则名为失。
云何受常坐不卧。于所住处睡眠懈怠。知是过患。见常坐功德。我从今日断于惛卧。受常坐不卧。云何常坐功德。断生怠处。除为身嫉离染触乐少于缠睡。常多寂静堪修禅胜。善人所行是业无疑。
云何为受。云何为失。谓断睡卧。若寝名失。
云何离粪扫衣。于居士施衣刍麻古贝憍奢耶钦婆罗等。以方便受不失纳衣。
云何三衣。若畜长衣已过十日。有月望衣。有功德衣。又有长衣。为护卧具敷具覆疮衣手巾雨浴衣不受持不净施。若以方便不失三衣。
云何乞食方便。若僧次食及常住食。行筹食十五日食。布萨食众食寺食。以方便受不失乞食。若见此过亦应舍离。
云何次第乞食方便。见象马等当门而斗可羞鄙处。诸如是等若见宜避。又见旃陀罗覆钵。学家随和上阇梨客行比丘。诸如是等方便而越。不失次第。
云何一坐食方便。若正食时见象马牛蛇雨和上阇梨客比丘来。方便而起。起已更食。不失一坐。
若节量食及时后食无方便。
云何无事处方便。或为受戒忏罪。问法布萨自恣自病看疾。问经疑处。如是等缘。方便住聚落。不失无事处。
云何树下方便。若遇雨时宜入覆处。明相既现还而不失。树下露住冢间。遇得此等方便。亦复如是。余住处可住常坐不卧无方便。复有一说。若灌鼻时得作方便。不失常坐。
以此十三头陀。更成八法。如毗昙中说八头陀。是时后不食摄。节量一坐。其所受持成一种类。是无事处摄。树下露坐冢间。何故于无事处。若营造房舍乐为作务。多所聚蓄爱着住处。非心所乐。作如是意。于树下冢间露地净住。是故成八。
于八头陀复成三法。一无事处。二粪扫衣。三行乞食。若三清净头陀成满。故佛为难陀说。何时见汝成无事处。受粪扫衣。不时后食。趣养身命。无见所欲。
问谁名头陀分。头陀有几种法。
云何三行人修头陀行。几头陀有时节。有是头陀说头陀。答有十三头陀。是佛所说。佛所制戒。此谓头陀分。此不应说善不善无记。何以故。不善人与恶欲同故。不除恶欲。共起非法贪乐利养。是故不善头陀。
几种法者。谓有二头陀法。不贪不痴。如佛所说。若粪扫衣比丘。依少欲知足乐静无疑。依于解脱。是谓受粪扫衣。诸余头陀。亦复如是。不贪不痴。以此不贪于此十三处能除贪欲。以此不痴于十三处能除无明。复次以此不贪佛之所许。能生厌患。相似无疑除欲染欺诳以此不痴。相似除身羸欺诳。此二头陀法。是不贪不痴。
云何三行人修头陀行。谓贪痴行人是修头陀行。嗔恚行人不能修行。何以故。贪痴行人。而能修行头陀。如贪人至爱成不放逸。若不放逸则能伏贪。如痴无疑。依头陀受成不放逸。若不放逸则能伏痴。
何故贪痴人修行头陀。嗔人受苦更成其恶。如痰病者。若服热汤转增其疾。是故嗔人不当修行。复说嗔人应住无事处及在树下。何故住无事处。以无世间苦故。
几头陀有时节。三头陀八月时。谓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。是安居时。佛听覆处。
问云何是头陀说头陀。答亦有头陀说头陀。有头陀不说头陀。有非头陀说有头陀。有非头陀不说头陀。
云何有头陀说头陀。谓阿罗汉成就头陀受。
云何有头陀不说头陀。谓阿罗汉不成就头陀受。
云何有非头陀说头陀。谓学人及凡夫成就头陀受。
云何非头陀不说头陀。谓学人凡夫不成就头陀受。
问头陀何相何味何起。答少欲为相。知足为味。无疑为起。复次无所著为相。无过为味。不退为起。云何初中后。谓受为初。修行为中。欢喜为后
解脱道论·分别定品第四
优波底沙 造
僧伽婆罗 译
问尔时净戒坐禅人。已行头陀受成就胜善处。当何所作。答令定起。
问何定何相何味何起何处。何人受禅解脱定。正受何差别。几定因可见。以此起定。障定有几法。几定功德。定几众具。几种定。
云何起定。答定者有清净心。一向精进与寂静功德等。正真住不乱。此谓定。
复次烦恼猛风无倾心虑。如殿里灯光焰不动。如阿毗昙说。若心正住无所攀缘。亦不动乱。寂静无著。正定定根定力。此谓为定。
云何相何味何起何处。心住是相伏怨是味。寂静是起。于染不着心得解脱。是名为处。
何人受定。谓受心数等方便定等。如手执称。令心心数等。如钵中油。念与精进等行为定。犹如四马齐力牵车。思惟等为定。如彼箭师注心调直。以除怨故。如药消毒。如毗昙说。敛摄是定义。从是定义满是定义。
禅者四禅。谓初禅等。
解脱者。谓八解脱。内有色想外观色等。
定者三定。谓有觉有观等。正受者。谓九次第正受。
云何为禅。思惟事故。思惟怨故。心喜乐故。离障解脱故。令平等故。方便发定故。得自在故。不以一义住正受故。乐起定故。解脱正受者。
几功德令定得。起见四功德令定得起。
云何为四。现见法乐乐住。以观乐事。神通现证有具足。
何者现见法乐乐住。谓人得定。能生无漏。心起悦味。受出世乐。现见法乐乐住。是故世尊说。彼此身从静生喜。使得清凉。令渐圆满具足成就等。如佛告比丘。我先作尼干。七日七夜身不动摇。口不言说默然端住。一向受乐。是谓于圣法现见法乐乐住。
以观乐事者。谓坐禅人得心定事。无有盖缠。调柔堪受持。观见阴入界等。自性安乐。是故世尊教诸比丘。应当修行。如是一切以心依如实知。
神通现证者。已得定人依证五通。谓如意天耳他心宿命天眼。是故世尊说。已得心定随宜转变。如是一切令得如意。有具足者。已得定人未到无学。终令不退。由定得报。得色无色有具足。如佛所说。少修初禅得梵天眷属。如是种类一切生彼。如是一切此四功德。能生彼定。一一当起。
障定有几者。谓八法。欲欲嗔恚。懈怠睡眠。调戏疑惑。无明无喜乐。一切恶法是障法。
几定因者。谓有八法。是因出离不嗔。明相不乱。一切善法令心欢喜。能生法智。是为定因。几定资者。谓有七种戒。众具知足。覆蔽根门。节量饮食。初中后夜而不睡眠。常念智慧。住处静寂。
定有几种者。定有二种。一世间定。二出世间定。圣果所得。谓出世定。余名世定。其世间定。是有漏有结有缚。是流是厄是盖是戒盗见盗。是取是烦恼。此谓世间定。与此相违名出世定。
复次定有二种。邪定正定。云何邪定。不善一心。是谓邪定。若善一心。是谓正定。邪定当断。正定应修。
复次定有二种。外定安定。彼彼定初分此谓外定。性除无间此谓安定。
复次定有三种。有觉有观定。无觉少观定。无觉无观定。云何有觉有观。谓初禅有觉有观。二禅无觉少观。余禅无觉无观。
复次定有三种。谓共喜生定。共乐生定。共舍生定。初禅二禅谓共喜生。三禅谓共乐生。四禅谓共舍生。
复次定有三种。善定报定事定。云何善定。圣道学人及凡夫。修色无色定。是谓善定。圣果学人凡夫生。色无色界。是谓报定。无学人受色无色定。是谓事定。
复次定有四种。欲定色定无色定无所受定。谓彼彼行正受行。是谓欲定。四禅是谓色定。四无色定及善业报。此谓无色定。四道果谓无所受定。
又定有四种修行。谓苦修行钝智。苦修行利智。乐修行利智。乐修行钝智。此四人一者密烦恼。二者疎烦恼。三者利根。四者钝根。于密烦恼人。钝根苦修行。钝智得定。密烦恼利根苦修行。利智得定。疎烦恼人钝根乐修行。钝智得定。疎烦恼利根乐修行。利智得定。于是密烦恼人。已密烦恼故。苦折伏烦恼。是故苦修行钝根人。以钝根故。久积禅行觉钝智。是故名钝智。以此方便。一切应分别。
复次定有四种。谓小定小事。小定无量事。无量定小事。无量定无量事。云何小定小事。定不随心所得。定小精进。此谓小定小事。云何小定无量事。定不随心所得。彼事大精进。此谓小定无量事。云何无量定小事。定随心所得。彼事小精进。此谓无量定小事。云何无量定无量事。定已随心所得。彼事大精进。此谓无量定无量事。
复次定有四种。欲定精进定心定慧定。欲定者。依欲修得。谓为欲定。依精进得。谓精进定。依心修得。谓为心定。依慧修得。谓为慧定。
复次定有四种。有定是佛所得。非声闻所得。有定声闻所得。非佛所得。有定是佛所得及声闻所得。有定非佛所得非声闻所得。大悲定双变定。是佛所得。非声闻所得。学果定是声闻所得。非佛所得。九次第定无学果定。佛所得及声闻得。无想定非佛所得非声闻得。复次定有四种。有定为起不为灭。有定为灭不为起。有定为起为灭。有定不为起亦不为灭。问云何为起不为灭。答欲界善不善定。此谓为起不为灭。四圣道定。是为灭不为起。学及凡夫色无色善定。为起亦为灭。一切果定及事定。非为起非为灭。
复次定有四种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。离于五盖成就觉观。喜乐一心。此谓初禅。离于觉观成就三枝。离喜成就二枝。离乐舍一心成就第四禅。
复次定有五种。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禅。五禅者为五枝。觉观喜乐一心离五盖成就五枝。是谓初禅。离觉成就四枝。是谓二禅。离喜成就二枝。是谓三禅。离乐成就二分。谓第四禅。所谓舍一心。
问何故说四禅及五禅。答由二人报故。第二禅二种。谓无觉无观无觉少观。
问是谁坐禅人。令初禅自在起第二禅。答于粗觉观摄念思惟。复知觉过患令起无觉观第二禅。是其修四禅次第。复有一人已令初禅自在现起第二禅。于粗觉摄念思惟。唯知觉过患见无觉少观起第二禅。是其受五禅次第。是故说于五禅。
复五种定。谓五分正受。喜满乐满心满光满观想。于是初禅二禅喜满。于是三禅乐满。于他心智是名心满。于天眼通是名光满。从彼彼定起观智是名观想。
复次定有五种。谓五智正定。此现在乐亦未来乐报。依身智起此定。是圣所行无烦恼。此定慧人修习此定。寂寂快乐。猗所得成就无二。不伏生死。此定寂寂最乐。猗所一性所得。非伏生死我。此定念入念起依身智起。复次已分别行处已。分别修行事及下中上。
以如是定有多种。可知一切诸定皆入四定
解脱道论·觅善知识品第五
优波底沙 造
僧伽婆罗 译
问尔时何以起定。
答若初坐禅人欲生禅定。当觅胜善知识。
何以故。初坐禅欲生禅定得最胜定。若离善知识。成不住分。如
经中说。有云比丘成于退分。如人独游远国。无侣开示随意自行。如象无钩。若坐禅人所修之行。得善知识说法教诫。令其摄受。示除过患使得善法。从教修行精勤苦行得最胜定。如富商主众所敬贵。如亲善人。如亲父母。善知识者。如象所系令不动故。如御车人使随去住故。如人执拖为得善道。如医治病为消苦楚。犹如天雨润益诸种。如母养儿。如父教子。如亲无难。如友饶益。如师教诫。一切善法依是成满。是故世尊教于难陀。一切梵行所谓善知识。是故当觅胜善之人为善朋友。
云何是胜善知识。谓有所成就明了修多罗毗昙毗尼。是谓所得成就。明了业种。得善神通。得见四谛。此二种人功德成就。是所当觅。
若不得二种功德成就人。以七分成就善知识。是亦当觅。
云何七分。可敬爱可重可贵。能说忍辱说深语不安非处。云何可敬爱。依二种行者善说共住乐心解不难。是谓可敬爱。可重者。戒行寂静守念成就。不贪欲多语。是谓可重。可贵者。闻慧功德成就知坐禅可重。是为可贵。能说者。我言可爱可重可贵。有果如是思惟饶益彼故。尊重法故。于非可作制伏摄受终不弃舍。是谓能说。忍辱者。能令无滞绮语总语相。如贤圣故。是谓忍辱。深语者。通达业处。若分别。想念作意安着皆。由执相善说如法。不如法烦恼取相。能令灭尽。是说深语。不安非处者。若于姓族住处业聚诵着非住可避。若于堪事处行令得安隐。是住可住。此谓不安非处。以此七分成就。是善知识可觅。
问云何应觅。答若知某甲住处是功德成就可重。若有禅师应当往彼。若自不知余处同学知。应往亲觐。已知时节如法未说其意。恭敬劳问起居。咨访所行。何处国土何处住止。有众安住。有僧静坐。有是禅师。其行若为以何功德一切所贵。应作如是问。同学应答。某国某住某众禅坐某禅师。众所爱重。得闻是已深思随喜。当往彼处亲觐受行。
应整衣服到和上所自说意乐。和上听我。我当往彼亲觐禅师。和上应听答善哉。我亦随喜。是善人所作。此谓善人共住善人所行。是随法修行。若见闻者得大利益。何况共住。汝当往彼。汝已往彼慎莫放逸。若是善人可勤修学。若于一时及一切时等。加信敬诚当善语守护身口晓解修行。当得成就。一切依师莫生轻易。如初嫁小女性事舅姑。应生惭愧听受教诫。若见弟子无衣服汤药。若往彼时如法料理。说法教诫。及至将送行坐教以善法。彼坐禅人齐整衣服。恭敬围绕礼师足下。于行所半路园外诸有水地。往彼一处衣钵革屣澡罐禅具。高置一处不使近水。当浴不声。若浴竟已。齐整衣服。着郁多罗僧。衣钵禅具置右肩上。卷僧伽梨若置肩上。
若入寺舍低盖绕塔。若见比丘当往咨问。此处有坐禅人。不有粪扫衣人。不有乞食人。不有律师。不有者于何处住。从何可至。有者当往。若无此人。有律师者。我亦当往。又无律师。谁为上座。我亦当往。若上座大僧为取衣钵勿与。若余小者应与。若无人取下置一处。若见上座应当礼足于一面住。旧住比丘以坐。以水及澡洗处如法供给。延其消息安其衣钵。示其便处。访问僧制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ooodu.com/n268c6.aspx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 | | |
相关新闻    解脱道论  优波底沙 
本文评论
姓名:
字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