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马未离青柳下,妾心先在白云边。
妾持节操如姜女,君重纲常类闵骞。
得意匆匆便回首,香闺人瘦不禁眠。
廷章读之泪下,一路上触景兴怀,未尝顷刻忘鸾也。
闲话休叙。不一日,到了吴江家中,参见了二亲,一门欢喜。原来父亲已与同里魏同知家议亲,正要接儿子回来行聘完婚。生初时有不愿之意,后访得魏女美色无双,且魏同知十万之富,妆奁甚丰。慕财贪色,遂忘前盟。过了半年,魏氏过门,夫妻恩爱,如鱼似水,竟不知王娇鸾为何人矣:但知今日新妆好,不顾情人望眼穿。
却说娇鸾一时劝廷章归省,是他贤慧达理之处。然已去之后,未免怀思。白日凄凉,黄昏寂寞,灯前有影相亲,帐底无人共语。每遇春花秋月,不觉梦断魂劳。捱过一年,杳无音信。忽一日明霞来报道:"姐姐可要寄书与周姐夫么?"娇鸾道:"那得有这方便?"明霞道:"适才孙九说临安卫有人来此下公文。临安是杭州地方,路从吴江经过,是个便道。"娇鸾道:"既有便,可教孙九嘱付那差人不要去了。"即时修书一封,曲叙别离之意,嘱他早至南阳,同归故里,践婚姻之约,成终始之交。书多不载。书后有诗十首。录其一云:
端阳一别杳无音,两地相看对月明。
暂为椿萱辞虎卫,莫因花酒恋吴城。
游仙阁内占离合,拜月亭前问死生。
此去愿君心自省,同来与妾共调羹。
封皮上又题八句:
此书烦递至吴衙,门面春风足可夸。
父列当今宣化职,祖居自古督粮家。
已知东宅邻西宅,犹恐南麻混北麻。
去路逢人须借问,延陵桥在那村些?
又取银钗二股,为寄书之赠。书去了七个月,并无回耗。时值新春,又访得前卫有个张客人要往苏州收货。娇鸾又取金花一对,央孙九送与张客,求他寄书。书意同前。亦有诗十首。录其一云:
春到人间万物鲜,香闺无奈别魂牵。
东风浪荡君尤荡,皓月团圆妾未圆。
情洽有心劳白发,天高无计托青鸾。
衷肠万事凭谁诉?寄与才郎仔细看。
封皮上题一绝:
苏州咫尺是吴江,吴姓南麻世督粮。
嘱付行人须着意,好将消息问才郎。
张客人是志诚之士,往苏州收货已毕,赍书亲到吴江。正在长桥上问路,恰好周廷章过去。听得是河南声音,问的又是南麻督粮吴家,知娇鸾书信,怕他到彼,知其再娶之事,遂上前作揖通名,邀往酒馆三杯,拆开书看了。就于酒家借纸笔,匆匆写下回书,推说父病未痊,方侍医药,所以有误佳期;不久即图会面,无劳注想。书后又写:"路次借笔不备,希谅!"张客收了回书,不一日,回到南阳,付孙九回复鸾小姐。鸾拆书看了,虽然不曾定个来期,也当画饼充饥,望梅止渴。
过了三四个月,依旧杳然无闻。娇鸾对曹姨道:"周郎之言欺我耳!"曹姨道:"誓书在此,皇天鉴知。周郎独不怕死乎?"忽一日,闻有临安人到,乃是娇鸾妹子娇凤生了孩儿,遣人来报喜。娇鸾彼此相形,愈加感叹,且喜又是寄书的一个顺便,再修书一封托他。这是第三封书,亦有诗十首。末一章云:
叮咛才子莫蹉跎,百岁夫妻能几何?
王氏女为周氏室,文官子配武官娥。
三封心事烦青鸟,万斛闲愁锁翠蛾。
远路尺书情未尽,想思两处恨偏多!
封皮上亦写四句:
此书烦递至吴江,粮督南麻姓字香。
去路不须驰步问,延陵桥下暂停航。
鸾自此寝废餐忘,香消玉减,暗地泪流,恹恹成病。父母欲为择配,娇鸾不肯,情愿长斋奉佛,曹姨劝道:"周郎未必来矣,毋拘小信,自误青春。"娇鸾道:"人而无信,是禽兽也。宁周郎负我,我岂敢负神明哉?"光阴荏苒,不觉已及三年。娇鸾对曹姨说道:"闻说周郎已婚他族,此信未知真假。然三年不来,其心肠亦改变矣,但不得一实信,吾心终不死。"曹姨道:"何不央孙九亲往吴江一遭,多与他些盘费。若周郎无他更变,使他等候同来,岂不美乎?"娇鸾道:"正合吾意。亦求姨娘一字,促他早早登程可也。"当下娇鸾写就古风一首。其略云:
忆昔清明佳节时,与君邂逅成相知。嘲风弄月通来往,拨动风情无限思。
侯门曳断千金索,携手挨肩游画阁。好把青丝结死生,盟山誓海情不薄。
白云渺渺草青青,才子思亲欲别情。顿觉桃脸无春色,愁听传书雁几声。
君行虽不排鸾驭,胜似征蛮父兄去。悲悲切切断肠声,执手牵衣理前誓。
与君成就鸾凤友,切莫苏城恋花柳。自君之去妾攒眉,脂粉慵调发如帚。
姻缘两地相思重,雪月风花谁与共?可怜夫妇正当年,空使梅花蝴蝶梦。
临风对月无欢好,凄凉枕上魂颠倒。一宵忽梦汝娶亲,来朝不觉愁颜老。
盟言愿作神雷电,九天玄女相传遍。只归故里未归泉,何故音容难得见?
才郎意假妾意真,再驰驿使陈丹心。可怜三七羞花貌,寂寞香闺里不禁。
曹姨书中亦备说女甥相思之苦,相望之切。二书共作一封。封皮亦题四句:
荡荡名门宰相衙,更兼粮督镇南麻。
逢人不用亭舟问,桥跨延陵第一家。
孙九领书,夜宿晓行,直至吴江廷陵桥下。犹恐传递不的,直候周廷章面送。廷章一见孙九,满脸通红,不问寒温,取书纳于袖中,竟进去了。少顷教家童出来回复道:"相公娶魏同知家小姐,今已二年。南阳路远,不能复来矣。回书难写,仗你代言。这幅香罗帕乃初会鸾姐之物,并合同婚书一纸,央你送还,以绝其念。本欲留你一饭,诚恐老爹盘问嗔怪。白银五钱权充路费,下次更不劳往返。"孙九闻言大怒,掷银于地不受,走出大门,骂道:"似你短行薄情之人,禽兽不如!可怜负了鸾小姐一片真心,皇天断然不佑你!"说罢,大哭而去。路人争问其故,孙老儿数一数二的逢人告诉。自此周廷章无行之名,播于吴江,为衣冠所不齿。正是:平生不作亏心事,世上应无切齿人。
再说孙九回至南阳,见了明霞,便悲泣不已。明霞道:"莫非你路上吃了苦?草非周家郎君死了?"孙九只是摇头,停了半晌,方说备细,如此如此:"他不发回书,只将罗帕、婚书送还,以绝小姐之念。我也不去见小姐了。"说罢,拭泪叹息而去。明霞不敢隐瞒,备述孙九之语。娇鸾见了这罗帕,已知孙九不是个谎话,不觉怨气填胸,怒色盈面,就请曹姨至香房中,告诉了一遍。曹姨将言劝解,娇鸾如何肯听?整整的哭了三日三夜,将三尺香罗帕,反复观看,欲寻自尽,又想道:"我娇鸾名门爱女,美貌多才。若嘿嘿而死,却便宜了薄情之人。"乃制绝命诗三十二首及《长恨歌》一篇。诗云:
倚门默默思重重,自叹双双一笑中。
情惹游丝牵嫩绿,恨随流水缩残红。
当时只道春回准,今日方知色是空。
回首凭栏情切处,闲愁万里怨东风。
余诗不载。其《长恨歌》略云:
长恨歌,为谁作?题起头来心便恶。朝思暮想无了期,再把鸾笺诉情薄。
妾家原在临安路,麟阁功勋受恩露。后因亲老失军机,降调南阳卫千户。
深闺养育娇鸾身,不曾举步离中庭。岂知二九灾星到,忽随女伴妆台行。
秋千戏蹴方才罢,忽惊墙角生人话。含羞归去香房中,仓忙寻觅香罗帕。
罗帕谁知入君手,空令梅香往来走。得蒙君赠香罗诗,恼妾相思淹病久。
感君拜母结妹兄,来词去简饶恩情。只恐恩情成苟合,两曾结发同山盟。
山盟海誓还不信,又托曹姨作媒证。婚书写定烧苍穹,始结于飞在天命。
情交二载甜如蜜,才子思亲忽成疾。妾心不忍君心愁,反劝才郎归故籍。
叮咛此去姑苏城,花街莫听阳春声。一睹慈颜便回首,香闺可念人孤另。
嘱付殷勤别才子,弃旧怜新任从尔。那知一去意忘还,终日思君不如死。
有人来说君重婚,几番欲信仍难凭。后因孙九去复返,方知伉俪谐文君。
此情恨杀薄情者,千里姻缘难割舍。到手恩情都负之,得意风流在何也?
莫论妾愁长与短,无处箱囊诗不满。题残锦札五千张,写秃毛锥三百管。
玉闺人瘦娇无力,佳期反作长相忆。枉将八字推子平,空把三生卜《周易》。
从头一一思量起,往日交情不亏汝。既然恩爱如浮云,何不当初莫相与?
莺莺燕燕皆成对,何独天生我无配。娇凤妹子少二年,适添孩儿已三岁。
自惭轻弃千金躯,伊欢我独心孤悲。先年誓愿今何在?举头三尺有神祇。
君往江南妾江北,千里关山远相隔。若能两翅忽然生,飞向吴江近君侧。
初交你我天地知,今来无数人扬非。虎门深锁千金色,天教一笑遭君机。
恨君短行归阴府,譬似皇天不生我。从今书递故人收,不望回音到中所。
可怜铁甲将军家,玉闺养女娇如花。只因颇识琴书味,风流不久归黄沙。
白罗丈二悬高梁,飘然眼底魂茫茫。报道一声娇鸾缢,满城笑杀临安王。
妾身自愧非良女,擅把闺情贱轻许。相思债满还九泉,九泉之下不饶汝。
当初宠妾非如今,我今怨汝如海深。自知妾意皆仁意,谁想君心似兽心!
再将一幅罗鲛绡,殷勤远寄郎家遥。自叹兴亡皆此物,杀人可恕情难饶。
反复叮咛只如此,往日闲愁今日止。君今肯念旧风流,饱看娇鸾书一纸。
书已写就,欲再遣孙九。孙九咬牙怒目,决不肯去。正无其便,偶值父亲痰火病发,唤娇鸾随他检阅文书。娇鸾看文书里面有一宗乃勾本卫逃军者,其军乃吴江县人,鸾心生一计,乃取从前倡和之词,并今日《绝命诗》及《长恨歌》汇成一帙,合同婚书二纸,置于帙内,总作一封,入于官文书内,封筒上填写:"南阳卫掌印千户王投下直隶苏州府吴江县当堂开拆",打发公差去了。王翁全然不知。
是晚,娇鸾沐浴更衣,哄明露出去烹茶,关了房门,用杌子填足,先将白练挂于梁上,取原日香罗帕,向咽喉扣住,接连白练,打个死结,蹬开杌子,两脚悬空,煞时间三魂漂渺,七魄幽沉。刚年二十一岁。正是:始终一幅香罗帕,成也萧何败也何。明霞取茶来时,见房门闭紧,敲打不开,慌忙报与曹姨。曹姨同周老夫人打开房门看了,这惊非小。王翁也来了。合家大哭,竟不知什么意故。少不得买棺殓葬。此事阁过休题。
再说吴江阙大尹接得南阳卫文书,拆开看时,深以为奇。此事旷古未闻。适然本府赵推官随察院樊公祉按临本县,阙大尹与赵推官是金榜同年,因将此事与赵推官言及。赵推官取而观之,遂以奇闻报知樊公。樊公将诗歌及婚书反复详味,深惜娇鸾之才,而恨周廷章之薄幸。乃命赵推官密访其人。次日,擒拿解院。樊公亲自诘问。廷章初时抵赖,后见婚书有据,不敢开口。樊公喝教重责五十收监。行文到南阳卫查娇鸾曾否自缢。不一日文书转来,说娇鸾已死。樊公乃于监中吊取周廷章到察院堂上,樊公骂道:"调戏职官家子女,一罪也;停妻再娶,二罪也;因奸致死,三罪也。婚书上说:'男若负女,万箭亡身。'我今没有箭射你,用乱捧打杀你,以为薄幸男子之戒。"喝教合堂皂快齐举竹批乱打。下手时宫商齐响,着体处血肉交飞。顷刻之间,化为肉酱。满城人无不称快。周司教闻知,登时气死。魏女后来改嫁。向贪新娶之财色,而没恩背盟,果何益哉!有诗叹云:
一夜思情百夜多,负心端的欲如何?
若云薄幸无冤报,请读当年《长恨歌》。
第三十五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
春花秋月足风流,不分红颜易白头。
试把人心比松柏,几人能为岁寒留?
这四句诗泛论春花秋月,恼乱人心,所以才子有悲秋之辞,佳人有伤春之咏。往往诗谜写恨,目语传情,月下幽期,花间密约,但图一刻风流,不顾终身名节。这是两下相思,各还其债,不在话下。又有一等男贪而女不爱,女爱而男不贪,虽非两相情愿,却有一片精诚。如冷庙泥神,朝夕焚香拜祷,也少不得灵动起来。其缘短的,合而终暌;倘缘长的,疏而转密。这也是风月场中所有之事,亦不在话下。又有一种男不慕色,女不怀春,志比精金,心如坚石。没来由被旁人播弄,设圈设套,一时失了把柄,堕其术中,事后悔之无及。如宋时玉通禅师,修行了五十年,因触了知府柳宣教,被他设计,教妓女红莲假扮寡妇借宿,百般诱引,坏了他的戒行。这般会合,那些个男欢女爱,是偶然一念之差。如今再说个诱引寡妇失节的,却好与玉通禅师的故事做一对儿。正是:未离恩山休问道,尚沉欲海莫参禅。
话说宣德年间,南直隶扬州府仪真县有一民家,姓丘名元吉,家颇饶裕。娶妻邵氏,姿容出众,兼有志节。夫妇甚相爱重,相处六年,未曾生育,不料元吉得病身亡。邵氏年方二十三岁,哀痛之极,立志守寡,终身永无他适,不觉三年服满。父母家因其年少,去后日长,劝他改嫁。叔公丘大胜,也叫阿妈来委曲譬喻他几番。那邵氏心如铁石,全不转移,设誓道:"我亡夫在九泉之下,邵氏若事二姓,更二夫,不是刀下亡,便是绳上死!"众人见他主意坚执,谁敢再去强他。自古云:"呷得三斗醋,做得孤孀妇。"孤孀不是好守的。替邵氏从长计较,到不如明明改个丈夫,虽做不得上等之人,还不失为中等,不到得后来出丑,正是:作事必须踏实地,为人切莫务虚名。邵氏一口说了满话,众人中贤愚不等,也有啧啧夸奖他的,也有似疑不信睁着眼看他的。谁知邵氏立心贞洁,闺门愈加严谨。止有一侍婢,叫做秀姑,房中作伴,针指营生;一小厮,叫做得贵,年方十岁,看守中门。一应薪水买办,都是得贵传递。童仆已冠者,皆遣出不用。庭无闲杂,内外肃然。如此数年,人人信服。那个不说邵大娘少年老成,治家有法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ooodu.com/n339c9.aspx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