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佛教 > 阅读经典
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
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说诸静虑、无量、无色时,不为声闻、独觉心等之所间杂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静虑波罗蜜多,修净戒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说诸静虑、无量、无色时,于如是法信忍欲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静虑波罗蜜多,修安忍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修诸静虑、无量、无色时,以自善根为有情故,回求无上正等菩提,于诸善根勤修不息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静虑波罗蜜多,修精进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依诸静虑、无量、无色,引发殊胜等至、等持、解脱、胜处、遍处等定,于入、住、出皆得自在,不堕声闻、独觉等地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静虑波罗蜜多,修静虑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修诸静虑、无量、无色时,于诸静虑、无量、无色及静虑支,以无常行相、苦行相、无我行相、空行相、无相行相、无愿行相,如实观察不舍大悲,不堕声闻及独觉地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静虑波罗蜜多,修般若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复次,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入慈定时作如是念:‘我当拯济一切有情令得安乐。’入悲定时作如是念:‘我当救拨一切有情令得离苦。’入喜定时作如是念:‘我当赞劝一切有情令得解脱。’入舍定时作如是念:‘我当等益一切有情令断诸漏。’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无量定修布施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于四无量入、住、出时,终不趣向声闻、独觉,唯求无上正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无量定,修净戒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于四无量入、住、出时,不杂声闻、独觉作意,专心信忍欲乐无上正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无量定,修安忍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于四无量入、住、出时,勤断恶法勤修善法,专趣菩提曾无暂舍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无量定,修精进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于四无量入、住、出时,引发种种等持、等至,能于其中得大自在,不为彼定之所引夺,亦不随彼势用受生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无量定,修静虑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修四无量,于无量中以无常行相、苦行相、无我行相、空行相、无相行相、无愿行相如实观察,不舍大悲,不堕声闻及独觉地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依无量定,修般若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舍利子,诸菩萨摩诃萨依如是等方便善巧修习六种波罗蜜多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复次,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具修一切种四念住、四正断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等觉支、八圣道支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具修一切种空解脱门、无相解脱门、无愿解脱门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具修一切种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具修一切种五眼、六神通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具修一切种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解、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、十八佛不共法、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复次,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无所得为方便,起内空智、外空智、内外空智、空空智、大空智、胜义空智、有为空智、无为空智、毕竟空智、无际空智、散空智、无变异空智、本性空智、自相空智、共相空智、一切法空智、不可得空智、无性空智、自性空智、无性自性空智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无所得为方便,于一切法起非乱非定智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无所得而为方便,于一切法起非常非无常智、非乐非苦智、非我非无我智、非净非不净智、非空非不空智、非有相非无相智、非有愿非无愿智、非寂静非不寂静智、非远离非不远离智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复次,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无所得为方便,智不知过去,智不知未来,智不知现在,智非不知三世法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无所得而为方便,智不知善,智不知不善,智不知无记,非不知三性法;智不知欲界,智不知色界,智不知无色界,非不知三界法;智不知学,智不知无学,智不知非学非无学,非不知学、无学、非学非无学法;智不知见所断,智不知修所断,智不知非所断,非不知见所断、修所断、非所断法。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无所得而为方便,智不知世间,智不知出世间,非不知世间、出世间法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无所得为方便,智不知色,智不知无色;非不知色、无色法;智不知有见,智不知无见,非不知有见、无见法;智不知有对,智不知无对,非不知有对、无对法;智不知有漏,智不知无漏,非不知有漏、无漏法;智不知有为,智不知无为,非不知有为、无为法。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。
  “舍利子,以诸菩萨由如是等方便善巧,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发趣大乘故,复名摩诃萨。
  “舍利子,如是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菩萨摩诃萨,普为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诸佛世尊,于大众中欢喜赞叹,作如是言:‘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萨摩诃萨,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发趣大乘,成就有情、严净佛土,游戏神通作所应作。’如是展转声遍十方,天、人等众闻皆欢喜,咸作是言:‘如是菩萨速当作佛,利益安乐一切有情。’”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十九初分摩诃萨品第十三之三
  尔时,具寿舍利子问满慈子言:“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?”
  满慈子言:“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乘布施波罗蜜多,不得布施,不得布施波罗蜜多,不得施者,不得受者,不得所施物,不得所遮法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乘布施波罗蜜多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乘净戒波罗蜜多,不得净戒,不得净戒波罗蜜多,不得持戒者,不得犯戒者,不得所遮法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乘净戒波罗蜜多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乘安忍波罗蜜多,不得安忍,不得安忍波罗蜜多,不得能忍者,不得所忍境,不得所遮法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乘安忍波罗蜜多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乘精进波罗蜜多,不得精进,不得精进波罗蜜多,不得精进者,不得懈怠者,不得所遮法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乘精进波罗蜜多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乘静虑波罗蜜多,不得静虑,不得静虑波罗蜜多,不得修定者,不得散乱者,不得定境界,不得所遮法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乘静虑波罗蜜多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乘般若波罗蜜多,不得般若,不得般若波罗蜜多,不得修慧者,不得愚痴者,不得过去、未来、现在法,不得善、不善、无记法,不得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法,不得学、无学、非学非无学法,不得见所断、修所断、非所断法,不得世间、出世间法,不得色、无色法,不得有见、无见法,不得有对、无对法,不得有漏、无漏法,不得有为、无为法,不得所遮法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乘般若波罗蜜多。舍利子当知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复次,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遣修故修四念住,为遣修故修四正断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等觉支、八圣道支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遣修故修空解脱门,为遣修故修无相、无愿解脱门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遣修故修四静虑,为遣修故修四无量、四无色定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遣修故修布施波罗蜜多,为遣修故修净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波罗蜜多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遣修故修五眼,为遣修故修六神通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遣修故修佛十力,为遣修故修四无所畏、四无碍解、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舍、十八佛不共法、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遣修故修内空智、外空智、内外空智、空空智、大空智、胜义空智、有为空智、无为空智、毕竟空智、无际空智、散空智、无变异空智、本性空智、自相空智、共相空智、一切法空智、不可得空智、无性空智、自性空智、无性自性空智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复次,舍利子,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观察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菩提及萨埵俱不可得故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观察色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色不可得故;受、想、行、识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受、想、行、识不可得故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观察眼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眼处不可得故;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处不可得故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观察色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色处不可得故;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处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处不可得故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  “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,大悲为上首,用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观察眼界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眼界不可得故;色界、眼识界及眼触、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有假名施设言说,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故。舍利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。
发表评论全部评论
字数 登录
相关经典
温馨提示: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,体验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