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佛教 > 阅读经典
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
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十一智。何等十一?所谓苦智、集智、灭智、道智、尽智、无生智、法智、类智、世俗智、他心智、如说智。
  “云何苦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苦应不生,是为苦智。
  “云何集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集应永断,是为集智。
  “云何灭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灭应作证,是为灭智。
  “云何道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道应修习,是为道智。
  “云何尽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贪、瞋、痴尽,是为尽智。
  “云何无生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诸有不复生,是为无生智。
  “云何法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五蕴等各别自性,是为法智。
  “云何类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五蕴等差别之相,谓苦、无常、空、无我等,是为类智。
  “云何世俗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诸有情修行差别,及知诸法名相等异,是为世俗智。
  “云何他心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他有情补特伽罗心、心所法无所疑滞,是为他心智。
  “云何如说智?谓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知一切法如说之相即是如来一切相智,是为如说智。
  “善现当知,此十一智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三无漏根。何等为三?一者、未知当知根;二者、已知根;三者、具知根。
  “云何未知当知根?谓诸有学补特伽罗,于诸圣谛未已现观,未得圣果,所有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是为未知当知根。
  “云何已知根?谓诸有学补特伽罗,于诸圣谛已得现观,已得圣果,所有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是为已知根。
  “云何具知根?谓诸无学补特伽罗,若阿罗汉、若诸独觉、若菩萨摩诃萨已住十地、若诸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所有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是为具知根。
  “若此三根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三三摩地。何等为三?一者、有寻有伺三摩地;二者、无寻唯伺三摩地;三者、无寻无伺三摩地。
  “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?谓菩萨摩诃萨离欲恶不善法,有寻有伺,离生喜乐,入初静虑具足安住,是为有寻有伺三摩地。
  “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?谓菩萨摩诃萨所有初静虑、第二静虑中间定,是为无寻唯伺三摩地。
  “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?谓菩萨摩诃萨从第二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定,是为无寻无伺三摩地。
  “若此三种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十随念。何等为十?一者、佛随念;二者、法随念;三者、僧随念;四者、戒随念;五者、舍随念;六者、天随念;七者、厌随念;八者、死随念;九者、身随念;十者、息随念。若此十种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四静虑、四无量、四无色定、八解脱、八胜处、九次第定、十遍处等清净善法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佛十力。何等为十?
  “善现当知,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因果等法处非处相,是第一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诸有情类过去、未来、现在种种诸业法受因果别相,是第二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世间非一种种界相,是第三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诸有情类非一胜解种种胜解,是第四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诸有情类诸根胜劣,是第五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遍行行相,是第六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根、力、觉支、解脱、静虑、等持、等至、染净差别,是第七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有无量种宿住差别,是第八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由净天眼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有无量种死生差别,是第九力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如实了知诸漏永尽,得无漏心解脱、得无漏慧解脱,于现法中自作证具足住,能正了知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,是第十力。
  “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四无所畏。何等为四?
  “善现当知,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自称我是正等觉者,设有沙门、若婆罗门、若天魔梵、或余世间,依法立难及令忆念,言于是法非正等觉,我于彼难正见无由。以于彼难见无由故,得安隐住无怖无畏,自称我处大仙尊位,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妙梵轮。其轮清净正真无上,一切沙门、婆罗门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。是第一无所畏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自称我已永尽诸漏,设有沙门、若婆罗门、若天魔梵、或余世间,依法立难及令忆念,言如是漏未得永尽,我于彼难正见无由。以于彼难见无由故,得安隐住无怖无畏,自称我处大仙尊位,于大众中正师子吼,转妙梵轮。其轮清净正真无上,一切沙门、婆罗门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。是第二无所畏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诸弟子说障道法,设有沙门、若婆罗门、若天魔梵、或余世间,依法立难及令忆念,言习此法不能障道,我于彼难正见无由。以于彼难见无由故,得安隐住无怖无畏,自称我处大仙尊位,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妙梵轮。其轮清净正真无上,一切沙门、婆罗门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。是第三无所畏。
  “若无所得而为方便,为诸弟子说尽苦道,设有沙门、若婆罗门、若天魔梵、或余世间,依法立难及令忆念,言修此道不能尽苦,我于彼难正见无由。以于彼难见无由故,得安隐住无怖无畏,自称我处大仙尊位,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妙梵轮。其轮清净正真无上,一切沙门、婆罗门等皆无有能如法转者。是第四无所畏。
  “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九十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九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四无碍解。何等为四?一者、义无碍解;二者、法无碍解;三者、词无碍解;四者、辩无碍解。善现,如是四无碍解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十八佛不共法。何等十八?谓诸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始从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夜,乃至入无余依涅槃夜,于其中间,常无误失,无卒暴音,无忘失念,无种种想,无不定心,无不择舍,志欲无退,精进无退,念无退,定无退,慧无退,解脱知见无退,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,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,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,于过去世所起智见无著无碍,于未来世所起智见无著无碍,于现在世所起智见无著无碍。如是十八佛不共法,无不皆以无所得为方便,当知是为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,谓诸文字陀罗尼门。何等文字陀罗尼门?谓字平等性、语平等性入诸字门。云何字平等性、语平等性入诸字门?
  “善现当知,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入[(哀-口)@可]字门,悟一切法本不生故;入洛字门,悟一切法离尘垢故;入跛字门,悟一切法胜义教故;入者字门,悟一切法远离死生,若死若生皆无所得为方便故;入娜字门,悟一切法远离名相,若名若相皆无所得为方便故;入砢字门,悟一切法出世间故,爱染因缘不现前故;入柁字门,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分别故;入婆字门,悟一切法离缚解故;入荼字门,悟一切法离热矫秽得清净故;入沙字门,悟一切法无挂碍故;入缚字门,悟一切法言音道断故;入[多+页]字门,悟一切法真如不动故;入也字门,悟一切法如实不生故;入瑟吒字门,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;入迦字门,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故;入娑字门,悟一切法时平等性不可得故;入磨字门,悟一切法我所执性不可得故;入伽字门,悟一切法行动取性不可得故;入他字门,悟一切法所依处性不可得故;入阇字门,悟一切法能、所生起不可得故;入湿缚字门,悟一切法安隐之性不可得故;入达字门,悟一切法能持界性不可得故;入舍字门,悟一切法奢摩他性不可得故;入佉字门,悟一切法如太虚空,平等之性不可得故;入羼字门,悟一切法穷尽之性不可得故;入萨[多+页]字门,悟一切法任持之性不可得故;入若字门,悟一切法能所知性不可得故;入刺他字门,悟一切法执著义性不可得故;入呵字门,悟一切法能为因性不可得故;入薄字门,悟一切法可破坏性不可得故;入绰字门,悟一切法欲乐覆性不可得故;入飒磨字门,悟一切法可忆念性不可得故;入嗑缚字门,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;入蹉字门,悟一切法离勇健故;入键字门,悟一切法厚平等性不可得故;入搋字门,悟一切法积集之性不可得故;入拿字门,悟一切法离喧杂故;入颇字门,悟一切法无果报故;入塞迦字门,悟一切法离蕴性故;入逸娑字门,悟一切法衰老性相不可得故;入酌字门,悟一切法无足迹故;入吒字门,悟一切法相驱迫性不可得故;入择字门,悟一切法究竟处所不可得故。
  “善现当知,此择字门是能悟入法空边际,除此诸字表诸法空,更不可得。所以者何?此诸字义,不可宣说,不可显示,不可书持,不可执取,不可观察,离诸相故。善现当知,譬如虚空,是一切物所归趣处。此诸字门亦复如是,诸法空义皆入此门方得显了。
  “善现当知,入此[(哀-口)@可]字等,名入诸字门。诸菩萨摩诃萨若于如是入诸字门得善巧智,是菩萨摩诃萨于诸言音所诠、所表皆无挂碍,于一切法平等空性尽能证持,于众言音咸得善巧。若菩萨摩诃萨能听如是入诸字门印相、印句,闻已受持、读诵、通利、为他解说无所执著,不徇名誉、利养恭敬,由此因缘得三十种功德胜利。何等三十?谓得强忆念,得胜惭愧,得坚固力,得法旨趣,得增上觉,得殊胜慧,得无碍辩,得总持门,得无疑惑,得违顺语不生爱恚,得无高下平等而住,得于有情言音善巧,得蕴善巧,得界善巧,得处善巧,得谛善巧,得缘起善巧,得因善巧,得缘善巧,得法善巧,得根胜劣智善巧,得他心智善巧,得神境智善巧,得天耳智善巧,得宿住随念智善巧,得死生智善巧,得漏尽智善巧,得处非处智善巧,得往来智善巧,得威仪路智善巧,是为三十功德胜利。
  “善现当知,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得如是文字陀罗尼门,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乘之相。
  “复次,善现,汝次所问‘齐何当知诸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?’者,善现当知,若菩萨摩诃萨勤行六种波罗蜜多从一地趣一地,齐此当知诸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。”
 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:“云何菩萨摩诃萨勤行六种波罗蜜多从一地趣一地?”
  佛告善现:“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无所从来亦无所趣。所以者何?以一切法无去无来、无从无趣,由彼诸法无变坏故。是菩萨摩诃萨于所从趣地不念、不思惟,虽修治地业而不见彼地,是为菩萨摩诃萨勤行六种波罗蜜多从一地趣一地。”
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:“云何菩萨摩诃萨修治地业?”
  佛告善现:“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,应善修治十种胜业。何等为十?一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净胜意乐业,利益事相不可得故;二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业,一切有情不可得故;三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一切舍施业,施者、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;四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亲近善友业,于诸善友无执著故;五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勤求正法业,诸所求法不可得故;六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常乐出家业,所舍居家不可得故;七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爱敬佛身业,诸相好因不可得故;八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开阐法教业,所分别法不可得故;九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破坏憍慢业,诸兴盛法不可得故;十者、以无所得而为方便,应善修治常乐谛语业,一切语言不可得故。善现当知,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,应善修治此十胜业,由斯初地速得圆满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,应于八法修习思惟令速圆满。何等为八?一者、清净尸罗;二者、知恩报恩;三者、住安忍力;四者、受胜欢喜;五者、不舍有情;六者、常起大悲;七者、于诸师长以敬信心谘承供养如事诸佛;八者、勤求修习波罗蜜多。善现当知,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,于此八法应正思惟,应勤修学令速圆满。
  “复次,善现,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,应于五法精勤安住。何等为五?一者、勤求多闻恒无厌足,于所闻法不著文字;二者、以无染心常行法施,虽广开化而不自高;三者、为严净土种诸善根,虽用回向而不自举;四者、为化有情虽不厌倦无边生死而不憍逸;五者、虽住惭愧而无所执。善现当知,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,应常安住如是五法无得暂舍。
发表评论全部评论
字数 登录
相关经典
温馨提示: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,体验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