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佛教 > 阅读经典

大乘起信论

应知:外道所有三昧,皆不离见、爱、我慢之心,贪著世间名利、恭敬故。真如三昧者:不住见相、不住得相,乃至出定亦无懈慢,所有烦恼,渐渐微薄。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,得入如来种性,无有是处。以修世间诸禅、三昧,多起味著,依于我见,系属三界,与外道共。若离善知识所护,则起外道见故。
复次,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,现世当得十种利益。云何为十?一者、常为十方诸佛、菩萨之所护念;二者、不为诸魔、恶鬼所能恐怖;三者、不为九十五种外道、鬼神之所惑乱;四者、远离诽谤甚深之法,重罪业障渐渐微薄;五者、灭一切疑、诸恶觉观;六者、于如来境界,信得增长;七者、远离忧悔,于生死中,勇猛不怯;八者、其心柔和,舍于憍慢,不为他人所恼;九者、虽未得定,于一切时、一切境界处,则能减损烦恼,不乐世间;十者、若得三昧,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。
复次,若人唯修于止,则心沉没。或起懈怠,不乐众善,远离大悲,是故修观。
修习观者:当观:一切世间有为之法,无得久停,须臾变坏。一切心行,念念生灭,以是故苦。应观:过去所念诸法,恍惚如梦;应观:现在所念诸法,犹如电光;应观:未来所念诸法,犹如于云,忽尔而起。应观:世间一切有身,悉皆不净,种种秽污,无一可乐。
如是,当念:一切众生,从无始世来,皆因无明所熏习故,令心生灭,已受一切身心大苦,现在即有无量逼迫,未来所苦亦无分齐,难舍难离,而不觉知;众生如是,甚为可愍。作此思惟,即应勇猛,立大誓愿,愿:令我心,离分别故,遍于十方,修行一切诸善功德,尽其未来,以无量方便,救拔一切苦恼众生,令得涅槃第一义乐。以起如是愿故,于一切时、一切处,所有众善,随已堪能,不舍修学,心无懈怠。
唯除坐时,专念于止;若余一切,悉当观察:应作、不应作。
若行、若住、若卧、若起,皆应止观俱行。所谓虽念:诸法自性不生,而复即念:因缘和合,善恶之业,苦乐等报,不失不坏。虽念:因缘善恶业报,而亦即念:性不可得。
若修止者,对治凡夫住著世间,能舍二乘怯弱之见。若修观者,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,远离凡夫,不修善根。以此义故,是止观二门,共相助成,不相舍离。若止观不具,则无能入菩提之道。
复次,众生初学是法,欲求正信,其心怯弱。以住于此娑婆世界,自畏不能常值诸佛,亲承供养。惧谓信心难可成就,意欲退者;当知:如来有胜方便,摄护信心。谓以专意念佛因缘,随愿得生他方佛土,常见于佛,永离恶道。如修多罗说:「若人专念: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所修善根,回向愿求生彼世界,即得往生。常见佛故,终无有退。若观彼佛真如勤修习,毕竟得生,住正定故。」
已说修行信心分,次说劝修利益分。
如是,摩诃衍诸佛秘藏,我已总说,若有众生,欲于如来甚深境界,得生正信,远离诽谤,入大乘道;当持此论,思量、修习,究竟能至无上之道。
若人闻是法已,不生怯弱,当知:此人定绍佛种,必为诸佛之所授记。假使有人,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,令行十善;不如有人,于一食顷,正思此法,过前功德,不可为喻。复次,若人受持此论,观察、修行,若一日一夜,所有功德,无量无边,不可得说。假令十方一切诸佛,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,叹其功德,亦不能尽。何以故?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;此人功德,亦复如是,无有边际。
其有众生,于此论中,毁谤不信,所获罪报,经无量劫,受大苦恼。是故,众生但应仰信,不应诽谤。以深自害,亦害他人;断绝一切三宝之种。以一切如来,皆依此法,得涅槃故;一切菩萨,因之修行,入佛智故。
当知:过去菩萨,已依此法,得成净信;现在菩萨,今依此法,得成净信;未来菩萨,当依此法,得成净信;是故,众生应勤修学。诸佛甚深广大义,我今随分总持说,回此功德如法性,普利一切众生界。
发表评论全部评论
字数 登录
相关经典
温馨提示: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,体验更佳。